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服务创新主体|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进”宣讲进一线

来源:海报新闻

原标题:服务创新主体|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进”宣讲进一线

“我们的发明专利96天就授权了,为我们的专利技术及时穿上了‘保护衣’。我们是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的受益者,今年备案后就享受了专利申请的绿色通道,上半年授权了3件发明专利,‘三进’宣讲活动把知识产权的政策、知识和保护服务送到了我们身边,真是太及时了。”位于泰安的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欣深有感触地说。自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进”宣讲活动(下称“三进”活动)启动以来,这样的话语不断地从创新主体口中表达出来。

8月22-26日,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展的知识产权进企业、进校园、进行业协会的“三进”宣讲活动走进枣庄、泰安、德州、聊城4市。由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山东省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山东省齐鲁公证处、泰和泰(济南)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宣讲组,深入一线创新主体宣讲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要职责及专利预审、知识产权维权、运用服务等工作,了解企业、学校、协会等知识产权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问题,宣讲组专家为创新主体把脉问诊,对知识产权方面问题现场给予解答。

“三进”活动宣讲组马不停蹄,8月23日会同枣庄市市场监管局走进山东精工电子、山森数控、商品本色智能家居等创新主体;24日会同泰安市市场监管局走进泰山石膏公司、泰开集团、华鲁锻压、鲁普耐特集团等创新主体;25日会同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走进格瑞德集团、景津装备等创新主体;26日会同聊城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部门走进东阿阿胶等创新主体,并在各市分别召开了座谈会,百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各创新主体纷纷提问,提出了“专利审查周期太长”“专利质押融资时,专利价值评估难”“收到Adobe等软件侵权律师函,企业如何更好地应对”等一系列创新主体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三进”活动宣讲组专家一一解答,面对面的交流,获得创新主体的一致好评。

“我们开始的时候对专利不重视,有两件亚光膜技术专利没维护,失效了,吃了不少亏。通过‘三进’宣讲活动和枣庄市场监督部门的指导,加深了我们对知识产权政策和知识的了解,下一步我们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尚品本色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华表示。

知识产权“评估难 处置难”“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是困扰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021年3月,我们完成了山东省首个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率先突破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21年12月,起草编制了国内首个《T/SDAS 227—2021知识产权评估规范》,依据该标准,开发了信息化评估系统,开展了知识产权评估定价和质押融资工作,破解了‘评估难’;通过知识产权拍卖、挂牌、路演、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济南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主体专利的转让、许可、作价,破解‘处置难’,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专家组成员山东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总经理桑文新介绍。

据了解,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为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赋能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保护中心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进校园、进行业协会”宣讲活动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与协同保护研究》等重点工作课题调研,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进”宣讲活动自6月初启动,已经走进济南、日照、临沂、济宁、菏泽、淄博、潍坊、东营、滨州、枣庄、泰安、德州、聊城13个市,服务百家创新主体,现场解答、解决问题600余件,受到创新主体一致好评,下一步,“三进”宣讲活动将继续开展。

“点对点服务,面对面交流,我们的目的就是为创新主体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把知识产权政策和服务送到创新主体门口,助力‘创新’这个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