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知识问答(四)
来源:搜狐网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A.人口数量 B .政治地位
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A.画饼充饥 B.望梅止渴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A.速度飞快 B.时光飞逝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A.鹤 B.鹅 C.鸡 D.鱼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为"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答案:40.(B)“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淑正妃孙氏以及吴越国的邻国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41(B)宋朝人善写词,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都是写词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2.(B)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则以人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43.(A)“杀青”一词与古代制竹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非常有关联的。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防虫蛀,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做“杀青”。
44.(B)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时,部队行军长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为了不耽误行军,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终于到达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45.(B)主谓式成语,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出自《庄子•知北游》。
46.(A)在中国传统社会,儒家的差等之爱同传统“贵贱有等、亲疏有别”的生活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爱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亲之爱为基础的,对父母兄弟之爱就不同于对路人对旁人之爱,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47.(C)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意思雷同。
48.(B)王羲之从鹅的步态姿势上获取运笔的灵感。
49.(B)不少人以为美字由“羊”与“大”两个字构成,认为美是来源于古人认为羊大为美。其实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实是站立的人,头戴羽毛头饰的形状,后来简写时误作“羊”、“大”两个字。
50.(B)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