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 

——知识产权常识问答(第二期)

  1.知识产权的特征是什么?

  (1)无形性。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知识产品具有非物质性,是知识财富。

  (2)专有性。知识产权具有排他性和绝对垄断性特点。这种专有性除了权利人对自己的智力成果享有独占权外,还不允许有其他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并存。两个独立的权利人可以分别拥有两栋样式完全相同的房屋,却不可能分别拥有一样的知识产权。

  (3)地域性。知识产权只在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地域内有效。而物权则不受地域限制。

  (4)时间性。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内有效。而物权的期限则与物的自然寿命竞合。

  (5)法定性。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中经过法律确认的权利,而物权则通过事实占有实现。

  (6)双重性。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即权利人在享有对自己的智力成果的署名权、获得荣誉权等的同时,还可以因使用或转让智力成果而获得经济利益。

  2.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我国知识产权工作的方针是: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激励创造是基础,有效运用是目的,依法保护是关键,科学管理是保障。

  3.什么是知识产权法,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构成是怎样的?

  知识产权法就是调整智力成果的创造者因取得、使用、转让知识产权以及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确认、使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一整套法律制度。在我国,狭义的知识产权法包括《民法通则》中的有关条款、《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有关其他科技成果方面的单行法律法规。广义的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智力成果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不但包括法律法规,还包括一些实施细则,办法、规定、条例及司法解释等。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起步晚、发展快、起点高。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加入和签订了不少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正日趋完善。

  中国已经制定并颁布的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和行政法规主要有:《民法通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实施细则》《专利法实施细则》《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

  中国目前已经加入的知识产权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主要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保护条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录音制品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为商标注册目的而使用的商品与服务的国际分类协定》《专利国际分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

  4.专利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有利于鼓励发明创造,充分发挥全民族的聪明才智,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二是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使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有利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进出口,拓展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四是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避免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

  5.什么是专利?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专利”的含义包括:专利权、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登载专利技术信息的专利文献和国家颁发的授予专利权的专利证书。一般而言,专利是指专利权。在我国,专利的种类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

  6.什么是专利权?专利权的特点是什么?

  专利权是指单位或个人依照国家法律授予的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所享有的专有权和独占权。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在有效期内它与有形财产的物权一样,可以继承、馈赠、转让和抵押。但它又是知识产权(无形财产)的一种,所以也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

  专有性也称独占性、排它性。对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即使是不同发明人各自独立做出的,也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专利权人拥有独占性的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和进口的权利。

  地域性是指专利权仅在授权的国家有效,要想取得其它国家的法律保护,就必须及时申请该国专利。例如,外国的发明创造,没有在我国申请专利,我国就不予保护,我们企业参照外国专利说明书研制的新产品,如果只在我国和其他没有取得专利权的国家销售,就不会发生侵权。

  时间性是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所拥有的法律授予专利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以无偿使用其发明创造。

   7.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多少?

   我国《专利法》对专利权的保护期限是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10年,外观设计专利15年,均从申请日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