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助力济南高质量崛起

 

来源:中国发展网官方帐号

 

中国发展网讯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总体目标。济南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一极,肩负着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作示范的责任和使命。2022年是“五年取得突破”收卷之年,济南市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全省乃至全国蹚出一条新路,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是坚决破除旧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一方面,围绕现有轮胎、水泥、煤电机组等领域,坚决压减淘汰低效落后产能,同时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建“两高”项目。另一方面,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通过减量替代、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兼并重组,积极稳妥引导产业转型转产、环保搬迁和梯度转移。另外,要加快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全力推动工艺革新,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培育新动能。核心要务是巩固优势、前瞻布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截至2021年上半年,济南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0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领跑全省,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所以济南市要聚焦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优势产业,集聚高端要素,促进产业链式集群规模化发展,力争做大做强做优。关于产业前瞻布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依托中国算谷、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应用研究中心等,瞄准人工智能、超级计算、节能环保、换电式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提前加强前沿科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和战略储备。此外,要不断完善优化产业生态,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双招双引、政策扶持等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第一,要充分发挥15家中科系院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引领作用,鼓励行业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与高校院所建立产业联盟、联合实验室和联合技术中心,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第二,济南市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4%,相比于上海4.1%、杭州3.5%来说研发投入较少。因此要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尤其是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精准攻关,加大力量攻克产业发展制约。第三,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强化企业创新扶持政策有效供给,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四,要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强化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督,进一步健全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交易、保护、管理等全链条服务。

 

四是推动高端要素集聚。新旧动能转换离不开要素支持,必须构建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强化政策支持,吸引土地、资本、技术、数据、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关于土地要素,要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全面推行“亩产效益”评价,提高配置效率。关于资本要素,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抢抓RCEP签署机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关于技术要素,要培育技术要素市场,推进应用技术类科研院所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培育壮大技术转移机构。关于数据要素,要适当支持各类主体开展数据交易服务,发挥数据最大价值。关于人才要素,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发挥“人才有价”评估平台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落实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并着重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对标国内最优水平,注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容缺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等政务服务,用好首创的“独任审批师”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性调整和战略性重组,以资产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主要方式,实现股权多元化,分类分层统筹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混改;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联系服务、政策惠企、诉求解决、培训交流和融资支持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六是拓展转换空间。第一,要牢牢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充分发挥起步区国家赋予的全面复制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的优势,聚焦新技术、发展新智造、打造新场景、催生新模式,搭建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创新推出重大原创性改革举措,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中作出示范。第二,要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交流合作,深度谋划合作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交流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第三,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2021年前三季度,济南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8.2亿元,同比增长18.5%,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1位。因此要继续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促进消费与投资协调互动、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

 

刘莹 郝兆印 刘远哲 王悦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