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知识产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

公测版

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商
注册-管理-维权-交易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直属的全日制公安类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1954年更名为林业部南京林业学校,1994年9月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升格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7年被纳入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19年5月,学校有南京仙林、花园路、河北北戴河(代管)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132亩,总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7.9亿元,设有10个教学单位,开设8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473人,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701人。


历史沿革

编辑




          

           追溯学校前身是1941年创办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由国民党政府接管,校名改为南京市立第一职业学校。


          1947年夏,学校进行了重大调整。原学校商农两科分别独立成立两所学校,农科分出成立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即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前身)。


          1948年校址迁移至燕子矶‘商科停止了招初商科,改名为南京市立商业职业学校(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


          1949年南京解放,南京市军管会接管了南京市立农业职业学校。


          1950年秋,巴斗山因国防建设需要,学校校址由笆斗山暂迁南京晓庄师范。


          1951年6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将设在上海的华东农林干部训练班与南京农业学校合并成立华东农林干部学校,由华东农林部接管。


          1953年5月,因大行政区机构调整,江苏省农林厅接管华东农林干校,并将第三部即中等技术学校与宜兴农校的林科班合并,成立江苏省农林技术学校。


          1953年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江苏省农林技术学校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南京林业学校。


          1954年10月,学校改属林业部领导,更名为南京林业学校。


          1953—1957年,学校将学制由3年制改为4年制;调整专业设置,以林业专业为主,先后设置了造林、森林经营等专业。


          1962年6月,学校被迫暂时停办,学生全部遣散回家。


          1963年初,林业部批准学校复办,直属林业部领导,并实行以部为主,与省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1964年林业部在学校建立了林业部南京林业干部学校,与学校一套班子统一管理。


          1972年11月,江苏省革委会作出了“撤销南京林校的建制,并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的决定。


          1979年8月,林业部决定复办南京林校和南京林业干部学校。


          1983年3月,学校抽回了在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工作的原林校教职工116人,其中教师55人,初步建立了一支教师队伍。


          1983年8月,学校恢复了中专招生。


          1983年10月,林业部成立了林业部中等专业教育研究中心,学校实行林校、干校和研究中心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1993年,学校已成为全国40余所林业学校的牵头单位和部属重点学校。


          1994年9月,经中央编委批准,将南京林校改建为林业部南京人民警察学校。


          1998年,林业部改为国家林业局,学校更名为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国家林业局南京人民警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在南京仙林大学城征地1000亩。仙林校区作为主校区,承担全日制普通教育的任务;花园路校区作为在职民警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基地。


          2009年9月,经公安部批准,成立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010年9月,经公安部批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正式成立,挂靠在学校。


          2011年3月,学校重新调整和增设了教学单位,设治安系、森林消防系、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警务管理系、信息技术系、警务技战术系、思政部、教学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部。专科由原有的7个专业减至侦查、治安管理2个专业,并从2013年开始停止招收专科生,突显了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并初步构建了以森林公安、森林消防为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2014年5月22日,学校顺利地通过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专家组进行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4]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据学校官网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8个本科专业。

    


院系名称

专业方向



治安学院

治安学(航空警务方向、长江警务方向)

森林消防学院

消防工程

侦查学院

侦查学、侦查学(缉私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学院

刑事科学技术、刑事科学技术(视听技术方向、食药环方向、缉私物证方向)

警务管理学院

公安管理学

信息技术系学院

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情报学、公安情报学(数据缉私方向)

警务技术学院

警务指挥与战术(特警方向)



    师资力量


          据学校官网2015年11月信息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410人,其中专任教师26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8人,博士、


    硕士研究生257人(其中博士学位34人,硕士学位223人),聘请兼职教授20人、高级教官53人,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专业较齐全、结构合  


    理、业务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国家级、省级、公安部部级教学名师各1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


    心1 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 


    部级人选1人。

 

           第三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1人):赵明生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学校官网2015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有省部级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各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省部级精品教材7部,主编或参编正式出版教材、专著90余部。


          省级特色专业(1个):侦查


          省级品牌专业(1个):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野生动植物物证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森林消防专业教学团队(张思玉)、公安信息技术课程群教学团队(赵明生)


          公安部精品课程(2门):文件检验、现场勘查


          江苏省精品(优秀)课程(6门):痕迹检验、现场勘查、犯罪心理学等


          省级精品教材(3部):森林火灾预防、侦查通信与指挥教程、<孙子兵法>研读本


  • 教学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高职高专教育林业类专业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等


          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侦查学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创新等


          省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公安特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周波)、基于“五个依托”构建“学训研战”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赵明生) 、刑事技术实训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研究等


  • 学生获奖

          2009年-2014年,学校毕业生中共有500余人次在工作岗位上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各级奖励,3000余人次获得嘉奖或表彰。

      学科建设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公安技术


      国际交流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已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学术上的联系,多次选派教师前往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


作高级访问学者或考察培训,并接待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消防官员来访。


       学校荣誉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并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


         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建有1个部级政警学研创新平台,5个校级科研机构。


           部级政警学研创新平台(1个):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野生动植物刑事物证鉴定中心(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司法鉴定中心)


           其他校级科研机构(5个):DNA鉴定中心、动物标本馆、痕迹检验实验室、模拟现场观摩室、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


        科研成果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948”计划、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林业局、江苏省


 教育厅、江苏省公安厅等厅局级以上项目119个,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达到了


国内领先水平,并在生产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共发表论文近120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经过国家版权局登记的计算机软件2个,出版专著近80部。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印本图书量约60万册,电子图书160余万册,电子期刊近3.3万种,各


类数字资源总数近50个,主要包括知网数据库群、万方数据库群、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超星数字图书馆群、书生之家电子图书、方正


apabi电子资源平台、EBSCO外文数据库、北大法意网、中国林业信息网等商业数据库及图书馆视频点播系统、网络光盘系统、馆藏期刊目录库、


消防科学专题库、森林公安教育资源库等特色资源。


  • 学术期刊

           《森林防火》是国家林业局主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设有组织管理、林火研究、林火扑救、航空护林、生物防火、


森警园地、国外借鉴、经验介绍、信息动态等30余个栏目。《森林公安》是由国家林业局主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主办,主要面向全国森林公安系


统的社会科学期刊。办刊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林业和公安工作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方针、政策,推进森林公安理论研究工作,开展法制


宣传教育,提高森林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和整体素质,促进森林公安队伍现代化建设。

文化传统


编辑

  • 校训

         忠诚 团结 严谨 勤奋


  • 校徽


        释义:

        背景图形为国徽状,寓意森林警察头顶国徽,为国效力;

        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站起来了,也取自国徽;

        中间有三棵小树代表森林,周围有个爱心寓意守卫森林;

        1941代表学校前身是1941年建立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学校。


  • 校歌

       《森林卫士的摇篮》 李东秋主创,陆铭编配


         钟山之路 长江之畔,森林卫士斗志昂扬。

         大江南北 齐聚一堂,源自心中那个梦想。

         莘莘学子 严谨学习,用勤奋实现中心理想。

         团结攀登 拼搏向上,忠诚谱写绿色篇章。

         嗯,嗯,啦啦,啦啦,啦啦~

         让地更绿,让天更蓝,让祖国大地生机盎然。

         让林更密,让花更鲜,让我们共创青春辉煌。

         让地更绿,让天更蓝,让祖国大地生机盎然。

         让林更密,让花更鲜,让我们共创青春辉煌。


  • 校旗


校园环境




         据学校官网2014年9月信息显示,学校学校占地总面积1143亩,


         校园风光


            由仙林校区、花园路校区和东善桥教学训练基地组成,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仙林校区建筑典雅明丽,环境优美,是具有现代气息的花


园式、生态型、智能化新校园,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警体馆、游泳池、综合服务楼和体育运动场所,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


训练设施,图书馆馆藏文献总藏量26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53万册。并新建了电子阅览室。建成计算机校园网,并已投入使用。学校注重理论教学


与实践相结合,建有理化实验室、数码照相实验室、痕检、文检及侦查技术痕迹辅助系统、模拟犯罪现场、模拟派出所、森林消防综合实验室、微


量物证分析室、多媒体语音室、计算机中心、珍稀野生动植物标本馆、障碍训练场等,教学仪器设备较为先进齐全,能开设125个实验项目。校园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江苏省花园式校园和文明校园。


          学院拥有3654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刑事科学实验室、侦查实训中心、室内射击靶场等实验、实训场所装备先进,并在全国各地公安机


关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20个,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